必须肯定的是,“大气十条”特别是《行动计划》实施后,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京津冀“2+26”城市等重点区域改善之显着超乎人们意料。据生态环境部介绍,今年1月至8月,全国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7%;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更是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大气环境质量虽然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成效,但是,完成蓝天保卫战目标特别是优良天数比例的压力依然存在。对此,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今年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通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今年的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京津冀“2+26”城市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今年1月至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特别是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0%,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京津冀“2+26”城市以及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也都在改善之中。
事实上,不仅是今年,据赵英民介绍,经过3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的PM2.5平均浓度从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了32.7%,平均重污染天数由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了62%。与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0%,其中,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4天。他指出,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秋冬季将持续开展攻坚行动
蓝天保卫战的最后一个秋冬季已经到来,如何确保《行动计划》提出的蓝天改善目标按时保质完成?赵英民指出,针对今年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今年秋冬季的核心仍然是应对和预防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今年将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抓好已经出台的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巩固已取得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赵英民强调,攻坚行动不搞层层加码,重在落实部门、地方政府责任,确保今年的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指出,重点区域90%以上的重污染天都集中在秋冬季,因此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赵英民指出,近3年,围绕秋冬季这个关键时节,按照攻关项目明确的方案,京津冀“2+26”城市等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基本完成了整治,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内的燃煤锅炉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燃煤电厂也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在此基础上,今年将更加强调重污染天气的精准应对。赵英民说,通过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完善重点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运行模式,保障启动区域应急联动使各相关城市及时响应、有效应对。
“今年是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从目前的数据看,未达标城市PM2.5浓度无论是重点区域还是全国,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和蓝天保卫战下达的任务;优良天数比率也正在努力。”赵英民指出,大气污染治理更多的是针对人为排放,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就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发生极端的气象条件,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