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从10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有关要求,具体包括:1.严守县城建设安全底线;2.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3.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4.县城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5.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6.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7.加强县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8.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系统;9.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10.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
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是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意见》指出,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城开展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要对本地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工作进展成效,及时推广好的经验模式。
诚然,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实现清洁供暖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由于供热管网难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对推进清洁供暖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当前清洁取暖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补贴,一些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未来,随着清洁取暖补贴逐步取消,后续工作如何展开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无独有偶,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今年的提案也坚持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宋鑫认为,建立一套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是解决清洁取暖用户端长期可持续的关键所在。
宋鑫建议,一是针对清洁供暖市场依赖政府、盈利水平较低、市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清洁取暖技术,编制相应的技术指南,优化供暖规划。同时引导当地供热企业、投融资企业、热用户等积极参与清洁供热项目,探索新型的多方共赢机制,激活市场潜力。另外要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电能、天然气推进北方清洁供暖。
二是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及采暖末端能效提升。抓紧对各地供热管网进行性能评估,并寻求与清洁取暖技术最相适应的节能改造方案,鼓励探索政府、用户和供热企业三者共同分享成本与收益的新模式。这既可以为清洁供暖提供技术保障,又可以为后续智慧供热技术的全面展开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