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热泵的“秘密使命”:除了节能,还能做什么? | 印象2024
工业项目市场是近些年来最具热度的细分市场,俨然成为热泵产业的发展支柱。2024年,EK HP-HW系列工业热泵全新上市,英华特推出了覆盖30~155℃超宽冷凝温度的压缩机产品,美的超高温工业热泵技术成果获评“国际领先”……
可以发现,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众多热泵品牌正在依靠工业热泵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传统市场发展受阻的情况下,依靠着推出工业热泵探索增量途径。
政策红利是工业热泵市场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宏观层面看,“双碳” 战略要求工业领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工业脱碳已成为紧迫需求。工业热泵作为以电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关键技术,自然成为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2024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工业热泵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这一举措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工业热泵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对热泵改造项目给予15%~30%的设备补贴。这种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扶持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工业热泵市场的潜力。在政策引导下,企业敏锐地意识到,采用工业热泵不仅有助于自身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还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财政补贴,降低运营成本,这无疑对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传统市场困境下的新增长赛道。在传统热泵市场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存量竞争日益激烈,常规应用领域的增长边际效益持续收窄。众多热泵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工业领域恰好成为理想的突破口。工业热泵作为结构性增长的新兴赛道,为企业突破增量困境提供了关键方向。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头部企业通过构建多维技术壁垒,能够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从恒温控制到复杂工艺的全场景热需求。这不仅提升了企业在工业应用场景的节能能力,还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而热泵企业纷纷布局工业热泵领域,以期借助这一新兴赛道,摆脱传统市场的竞争束缚,开拓新的业务版图,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
当然,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品牌开拓工业热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工业热泵技术门槛颇高,需要行业品牌具备研发创新的能力,并且可以提供专业的方案设计和安装指导;其次,在实际的工业应用场景中,空气源热泵对既有设备的替代案例相对较少,以为这参与其中的热泵品牌只能探路前行,会带来一定的试错成本,逐步将方案和服务打磨成标准化。此外,不同工业门类、工艺流程对供热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实现热泵技术与生产工艺的精准对接,也是热泵品牌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因此,要形成规模化的市场效应,需要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沉淀。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技术瓶颈的逐步突破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热泵品牌将依靠着工业热泵这一兼具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产业赛道,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热泵企业而言,能否在系统集成能力、场景理解深度、生态构建速度等方面建立优势,将决定其能否在这一赛道中取得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