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趋势火热,挑战共存
发表于: 来自:暖通家
越来越多高效机房项目的涌现,也再一次验证了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行业和市场对于建筑节能和暖通设备高效运行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行业普遍参照冷水机房系统平均能效COP达到5.0以上的标准,将其视作为高效机房系统。而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暖通总工刘颖,也对高效机房的概念做了更简明扼要的解释:“简单来说,高效机房就是选高效的空调冷水机组、冷却塔等设备来实现的。以制冷设备为例,高效制冷机房所采用的制冷设备就具备能效高、温差大、蒸发温度高的特点。”
刘颖介绍,目前的高效机房在设计上,能效比能够实现大于公共节能规范的6%以上,这在中国的高效机房领域就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了。他表示:“目前来看,在制冷剂没有更进一步发展的现状面前,增加高效机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通过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最终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所以,选择合适的设备,通过合理化的设计,就是实现高效机房的主要方式。”
不过,刘颖也坦言,在目前市场的环境下,高效机房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阻碍。可以发现,从设计的角度来看,高效机房考量着设计师如何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终合理化的选型方案,同时通过安装公司完善的施工和落地,经历了层层环节的稳步推进后,才能实现最终高效机房的落成,这就考验着各方的专业能力。“另外,高效机房对比传统的项目,费用上会多出20%左右,而多投入的这部分几年可以回收,性价比是否具有优势,这对于甲方来说,也是需要权衡的问题,所以对经济性的考虑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效机房的发展。”刘颖表示。
虽然包括“碳中和”等目标的提出,以及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效机房对于节能的意义非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效比也已经是时代必然。但是由于高效机房整套系统的初投资成本较高,针对各项目的不同,后期的经济回报周期长短不一,同时也需要长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综合多方面的考虑,项目投资方的最终决策很大程度上也在影响着高效机房是否能够最终成功落地。另外,高效机房对于建筑的规模要求也有一定的限制,至少60000㎡的建筑体量甚至更大规模,高效机房最终的运行和节能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不过,行业目前针对高效机房的落地和推进也呈现出了积极的态势。刘颖表示,行业的努力方向应该从设计层面就开始推进高效机房,再到输配管网的合理规划以及通过分配式节能的方式等等,最终搭建出的机房从外网运行费用方面节省30%,从高效机房上节省6%以上,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整个建筑的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