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C中国热泵 宅配机电
首页 新闻宏观正文

碳市场建设迎来利好,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发表于: 来自:上海证券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同时,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1  
  节能与能源转型协同推进
  
  “杜绝‘一刀切’式拉闸限电!”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兰喊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去年9月中旬以来,部分省份出现的“一刀切”式拉闸限电,对不少企业来说颇感无奈,背后则是能耗双控和电力供应紧张的双重影响。
  
  如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带给了企业乐观的信息。
  
  “这意味着,国家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和能源转型的工作路径:强调了能源转型的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强调化石能源的替代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工程师齐康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齐康说,一方面煤电在三改造(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的基础上有序发展,发挥好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主力电源作用。另一方面,大型风光电基地要配套建设调节性电源,在当前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不再简单地强调以新能源为主体,新能源自身要安全可靠。
  
  “此外,政策还传递出,今后节能强调要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管理,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提升能效;二是对此类行业的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要强化控制。” 齐康说,今后,节能工作和能源转型工作后续将予以充分协同,从而真正以“双碳”目标统领节能减排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328090735  
  “一句话,今后经济工作中,既要减排,又要发展。”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力波对记者说,今后,国家将不再追求个别年份能耗强度绝对值的下降,为经济和产业周期的波动留出调整空间;同时强调能耗强度只计量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不设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留出空间,积极鼓励能源结构调整。
  
  利好全国碳市场建设
  
  在业内看来,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除了对新能源发展是极大利好,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也将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这个转变,对于全国碳市场运行来说将是一个最强的制度保障。”吴力波对记者表示,在“双碳”目标下,国家面向气候变化的政策治理体系正在逐步优化。现阶段,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其实是并行的状态,但是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定要降下来,总的趋势就是碳排放“双控”目标未来将逐步代替能耗“双控”目标。
  
  吴力波说,通过碳排放强度与总量的目标设定,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区域、行业的路线图更加清晰了,对于没有纳入碳市场的其他排放主体,也有各自的总量目标。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说,对全国碳市场来说,整个政策协同度将大大增加。比如说,火电的配额一旦达到峰值,接下来就是一个逐年下降的过程,碳配额的稀缺性将会更突出,为整个市场活跃提升奠定基础。
  
  建议全国碳市场扩容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碳市场建设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聚焦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建议,拓展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丰富交易产品,尽快有序将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排放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适时允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进入;促进衍生产品创新,探索包括碳远期、碳期权、碳债券、碳保险等,扩大碳交易市场的规模。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建议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他说,相比传统燃油乘用车,现有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1500万吨左右。目前,汽车行业因制造环节碳排放较少,未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行业,但是如果能考虑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对碳排放量减少的有效性,应该利用碳交易手段积极鼓励行业车厂转型新能源车生产。建议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将汽车行业包括在内,让汽车企业通过参与CCER市场,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董事长宁高宁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透明的统计、估值、交易市场,使碳交易真正发挥作用,使新的、高产值、低排放的产业发展起来,代替相对落后的产业。
  
  为了护航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建议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架构,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建设,适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法。他说,建议完善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制度,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提。建议确认碳排放权的证券类资产的法律属性,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建议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保障。建议打通国内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机制,构建“全球碳市场连通机制”,这是碳排放交易的趋势。

留下您的信息如果您对该企业或本条内容感兴趣,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将会有专人跟您联系。

    经营类别
    厂家类别
    所属区域
2022
28/03
09:06
上海证券报
分享
  
留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关注
暖通家
鎏商成长
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