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C中国热泵 宅配机电
首页 报告正文

【2022年报】第五章:多联机市场报告

发表于: 来自:暖通家
  可以说,从2022年的最后一季度开始,诸多厂商接连不断的“叹气声”,就已经在为2022年最终以下滑收官进行着“铺垫”。而最终增长率-3.9%的成绩也再一次证明,想要在诸多利空因素干扰下的2022年实现奇迹逆转,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令人忧心的在于,由于本报告统计数据仅停留在工厂发货层面,如果抛开渠道商高水位的库存这块“遮羞布”,终端消费市场的真实增长率,显然要比这区区的“-3.9%”惨痛的多。
  没有期待中的报复性消费,没有等候到房地产复苏,也没能迎来投资信心的回归,多联机产品在面对2022年时,只有反复的疫情以及众多不利因素在干扰着每一寸前进的脚步。首先,2020年开始的精装项目缩水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问题埋下的暗雷已经被激发,诸多负面影响带来的地震最终在2022年开始释放。即便“保交付”的政策在帮助和敦促着房开企业兑现对供应商的承诺,但这份期待显然收效并不显著,至少部分暴雷房开企业的巨额欠款和商业承兑仍悬而未决,这也让多联机厂家回款收入大打折扣。再看向项目市场,投资信心的持续低迷让商业地产所能够带给多联机的活力已经不同往日,这其中,中小项目市场更是难以复制曾经的“疯狂”,想要依靠公共基础建筑、工业项目等本就不是多联机产品的优势领域实现“回血”同样困难重重。
  最后让目光聚集到零售市场上,2022上半年的“高光”表现转瞬即逝,高水位库存和终端需求的不对称,让下半年想要以“涨价”“返利”为借口的压货计划最终宣告破产。可以发现,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在疫情的持续骚扰下未能如期开展,再加上房地产交付情况的不容乐观,想要在年底积蓄力量冲刺的厂商,又被疫情带来的健康问题彻底浇灭了最后的期待。虽然个别省市的零售表现出逆势增长态势,但多数地区的下滑也在证明,短期内想要唤醒终端市场的消费欲望同样困难重重,展望未来,或许远不及思考如何快速消化库存来的重要。
  品牌格局上未出现明显变化,大金依然是多联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不过,在整体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的背景下,各品牌还是呈现了“强者愈强”的发展态势,虽然占有率保持稳定,但部分品牌已经在为突破瓶颈蓄势待发。相反,市场洗牌的加速也让部分品牌占有率走在跌破的边缘。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多联机市场也迎来了诸多“新玩家”,依托其在自身专业领域建立起的市场和渠道优势,伴随着相关多联机产品的下线,这些“新玩家”也开始了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所以未来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的激烈性已经可以预见,在如此环境下稍有不慎,品牌格局或许将出现更多全新的变化。
  高度成熟的多联机市场在产品的迭代升级速度上并未呈现出更多的激进态势,相反,各企业针对营销、服务以及部分功能化的提升上要更为亮眼。不过,2022年末正式实施的GB 21454-202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将APF作为了产品能效的新标准,结合“双碳”政策对于节能环保的坚定态度,更强调节能性的国标执行后, 必将会将不具备研发、制造等技术实力的企业逐步淘汰出局,也同样会掀起全新一波的竞赛格局。
  
  总体来说,2022年不算是多联机市场历史上的最差一年,但却是最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年。作为影响整个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关键产品,2022年多联机的颓势依然拽着整个中央空调市场持续下滑。多联机野蛮发展的时代已经不会重演,但在当下,厂商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走出发展的新思路,如何判断当下市场的消费选择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如何用自身的产品创新与品质服务再次激活消费需求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并及时付诸实践的关键工作。另外,倘若市场继续一蹶不振,如何平衡库存和业绩的关系,并为经销商生存质量提出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或许才是部分厂商必须要正视面对的一道关键考题。

留下您的信息如果您对该企业或本条内容感兴趣,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将会有专人跟您联系。

    经营类别
    厂家类别
    所属区域
2023
07/02
17:35
暖通家
分享
  
留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关注
暖通家
鎏商成长
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