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蓝皮书】除湿机市场发展及前景分析
发表于: 来自:暖通家
本文是《中国除湿机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系列的第二篇,该系列共分为两期,本篇为最后一期。
行业变迁史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属于制冷空调家庭中的一个小成员,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商用除湿机两大类,行业又将商用类除湿机细分为民用和工业两大类。
除湿机在中国的市场其实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除湿器的发展却一直处于初始状态,在中国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多年来支持除湿器成长的只有出口。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国内主要生产除湿器的企业总共出口20多万台。之后五年,迅速增长到205万台。当年国内品牌的生产总量是250万台,这其中近96%的份额都是用于出口。不得不说,5年,中国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梯。随后,除湿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中国在除湿机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特别是工业除湿机,主要应用在医药、电子、计算机、食品等行业。家用除湿机在中国市场于90年代起步,还没有完全被中国的消费者认知。
2007年后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除湿机受到大众的关注,除湿机呈现多元化发展,中央除湿机、中央新风除湿机、中央全热交换新风除湿机、调温型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开始进入大众家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愈发关注,除湿机等相关附属产品,特别是多功能除湿机的需求越来越大,除湿机产品也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行业发展现状
家用市场:
中国消费者对除湿机的认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消费意识不够。人类对空气湿度的耐受范围较广,一般一年中仅有2~3个月的时间属于潮湿期,大部分消费者通常采取忍受度过的方式。另外空调的除湿功能也易使消费者忽略除湿机存在的必要性,而只把它看作锦上添花的家电用品。
2.消费水平限制。除湿机的使用材料成本和空调相近 (一台12L除湿机的成本相当于一台1P空调),另外由于市场需求量小,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所以导致其价格与空调相近,普通民众较难接受。
3.宣传不足。目前家用除湿机处于自然销售状态,厂商通常没有配备促销员,对除湿机的宣传力度也十分欠缺,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断层严重。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对健康认识程度的提高,除湿机正逐步从以前的商用扩展到家用,成为许多家庭不可缺少的现代家电产品之一。除湿机作为一个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产业,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潜力。
不仅如此,我国使用除湿机的区域大,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显示,2020年我国主要城市平均相对湿度超过70%的省市就达17个(具体见表1)。因此,在国内除湿机的市场容量未来势必会进一步扩展。
表1 2020年我国主要城市平均相对湿度表
除湿机市场的走向成熟还为时尚早,技术提升、产品功能和外观的多样化也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国家还需要出台相关标准来引导促进和规范除湿机市场,相信在多方努力下,除湿机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不一样的明天。
商用市场:
商用除湿机是以内销市场为主,其销售量占内销台套总数的60%,销售额比例则超过90%。
目前商用机市场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销售状况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许多单位和场所需要用到除湿机,但对产品不甚了解,并未将其纳入采购范围。有关除湿机的采购招标项目也比较少,客户需要商家主动去挖掘,需要“曲线”营销,甚至除湿机只是作为配套产品配给用户。
商用除湿机的消费群体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用户对产品需求不复杂,只要能满足防潮除湿即可,但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第二类是实力较强的单位及一些科研院所等机构,对机器的性能要求较高,价格则是次要考虑因素。在第二类场景中,如果相对湿度过高,会使元器件接头部位的部件接触电阻增加,使之错误操作,相对湿度急剧变化,缩短设备内部晶体管等元件寿命。如果温度湿度控制不好,也会使墙面及设备内部结露,从而易产生腐蚀变霉现象,致使设备线路元器件短路,造成故障及事故。
所以,在商用领域,除湿机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计算机室、计量室、图书室、档案室、办公室、仪器仪表房、医院、配电房、银行、物资储备、食品及农作物仓库等场所,使电子产品、光学仪器、精密设备及贵重物品避免了潮湿、霉变的噩运。
品牌格局
当下,除湿机产品的流行正伴随着消费升级的脚步而逐渐放大着其市场规模。虽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除湿机产品整体市场规模较小,普及率也不足5%,远不及美国地区的36%,但成长速度较快,值得期待。规模化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品牌的参与。目前来看,除湿机行业仍处在百花齐放的野蛮发展时期,品牌数量繁多且杂乱,属于典型的长尾市场。品牌销售规模区间可大致分为三档,分别是1亿以下,1亿~3亿以及3亿以上,同时两极分化情况比较明显。一方面,3亿销售规模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而1亿以下销售规模的企业又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此外就是以湿腾为代表的企业,凭借自身在家用除湿机和商用除湿机领域的持续深耕布局,销售规模在1.5亿~3 亿区间,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长尾市场,缺少龙头
造成这一品牌格局的背后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除湿机产品品类多,应用领域复杂,销售渠道普遍杂乱,同时每种产品的需求量都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给品牌在除湿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上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仍处在萌芽期,除了专业品牌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视外,不少品牌对除湿机产品的重视度不够充分,仅视为其布局市场实现经营拓展的补充型产品,市场布局的深入和推广力度都有所不足。虽然除湿机品牌通过近两年线上线下双轨制的渠道布局策略,将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销量也同样有目共睹,但市场认知的缺少依然让除湿机品牌很难改变当下的格局。
仅从目前的市场趋势来看,整体市场的品牌格局现状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个规模较小的细分市场中,想要形成领军品牌仍然需要假以时日。可以发现,大量品牌始终在坚持对这一领域的深耕不辍,并在充分调动着自身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拓宽着除湿机产品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而除湿机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的可观,也将会在更多品牌共同的努力下,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共同将除湿机产品推向全新的发展高度。
民族品牌占主流,性价比优势成焦点
目前,除湿机品牌在中国市场可以大致分成三类。首先是以飞利浦、霍尼韦尔、松下等品牌为主的外资阵营,在市场中的份额大约在 20%。另外,民族家电品牌对这一领域的拓展,如美的、格力、TCL 等,份额也在20% 左右。而余下近六成的市场份额,被专业的民族除湿机品牌所占据,如湿腾、德业、多乐信等,这些品牌。
在除湿机这一垂直领域深耕多年,对标外资品牌,民族品牌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又极具性价比优势,受到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广泛欢迎。
显然,在当下除湿机产品普及率并不高的现状下,消费者尚未形成明确的品牌意识,因此价格、服务成为了市场的关注核心。专业的民族品牌在近年来持续的发展升级的过程中,产品的技术实力和质量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再加上逐渐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带来的口碑提升,专业的民族品牌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外,外资品牌、民族家电品牌对于除湿机产品的布局并非主营产品而是拓展型业务,因此在针对除湿机产品从研发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上的投入或许并不及专业品牌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这一品牌格局的出现。
权重品牌升级突围,市场洗牌就在当下
虽然除湿机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但是权重品牌的发展脚步依然保持了与时代需求的同频,在此基础之上的品牌格局仍将持续演变。可以发现,权重品牌正在对市场痛点展开从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积极求变,更结合自身经营展开内驱的调整,这一系列更主动的举措,势必会针对除湿机市场掀动一场深度的洗牌,并将不具备综合竞争实力的企业淘汰出局。
除湿技术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房间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而空调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传统的空调方式,对房间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处理是耦合进行,即通过冷水盘管将回风进行冷却处理的同时,实现露点除湿。为了除湿,必须将所有循环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除湿后再进行加热,然后送往室内,这种先冷却后加热的处理方法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非典”后,对新风的输送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全新风的空调系统也受到重视,除湿的任务与耗能将更加突出。为此,迫切需要开发独立除湿系统,以实现对传统制冷空调方式的变革。按照这种思路,对建筑物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的处理将分别进行。对新风进行独立除湿,在去除新风本身湿负荷的同时,也去除掉建筑物本身的湿负荷,所以建筑物的全部潜热负荷都由新风独立除湿系统完成。由于不需要再对回风进行除湿,只需要根据显热负荷将其冷却到合适的送风温度即可,这种办法节约了能源。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可以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机组效率。从除湿中解放出来后,一些新型系统可以专注于显热的处理,冷却吊顶、深井水回灌、相变蓄冷吊顶、冰蓄冷等替代性制冷技术就可以得到推广应用。如图1所示是采用冷却吊顶与独立新风除湿系统组成的空调方式。
图1 冷却吊顶与转轮除湿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图 2 是在华南气候环境下该系统的全年负荷分布情况,其中潜热负荷全部靠独立新风系统完成,显热负荷靠冷却吊顶完成,冷却吊顶中冷水入口温度 20℃。提高了制冷机蒸发温度,制冷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
图2 单位建筑面积负荷
该系统的室内平均湿度见图3,图中同时画出了采用传统的全风系统的室内湿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采用传统的空调在满负荷的制冷季节(盛夏)湿度控制得很好,但在部分负荷的过渡季节(冬春),则对室内湿度失去了控制,主要是因为耦合除湿是以显热处理为优先原则,除湿是被动进行,夏天显热负荷较大,除湿也能正常进行,在过渡季节显热负荷小,部分负荷下露点除湿的能力不足。而采用独立新风除湿系统,由于除湿不依赖于显热的处理,不论春夏秋冬,对湿度的控制都比较好,因此独立除湿系统可以实现对湿度更好地控制。
图3 全空气系统(传统系统)与新系统(冷却吊顶+转轮除湿)系统全年室内湿度变化
对该系统的能耗分析表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一次能源是 277kW·h/ 年,只及传统全风系统的61%。由于风量只相当于全风系统的20%,风机耗能减少70%,节约了大量能量。另外,由于冷机的制冷温度可以提高,冷机的效率提高、耗能减少,这些都成为节能的原因。
综上所述,新型制冷技术与独立新风除湿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代表了未来空调制冷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效、小型化的除湿系统开发是国内外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基础科学方面,随着生物化学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除湿技术,如导电高分子除湿、生物膜除湿也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
参考文献
[1]李鑫,李忠,韦利飞等。除湿材料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04,23(8):811-815
[2] 张立志。 除湿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张立志,江亿膜法空气除湿的研究与进展 [J]. 暖通空调,1999,29[6]:28-32
[4]江锰,王湛,李政雄。膜材料及其制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朱长乐,刘茉娥,陈欢林,刘玉荣,膜科学与技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6]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S〕,北京,1994
[7] L、巴赫基,付忠诚,房间的热微气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8] Pinnau I, Toy L G. Transport of organic vapors through poly (l-trimethylsily1-1-propyne).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1996,116:199~209
[9] Okuno H,Renzo K,Uragami T. Sorption and permeation of water and ethanol va-pors in poly (vinylchloride) membrane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1995,103:31~38
[10] Qiu M M, Hwang S T. Continuous vapor-gas separation with a porous membraze permeation system.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1991,59:53~72
[11] Pan C Y, Jensen C D, Bielech C,Habgood H W.Permeation of water vapor through cellulose triacetate membrancs in hollow fiber form.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78, 22:2307~2323
- 下一篇: 美的楼宇科技MBT两大数字化降碳成果亮相首届碳博会
- 上一篇: 专业热泵品牌将主导未来高温热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