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科技赋能长三角智能改造与可持续生态协同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在3月25日召开的以“聚新立势,共启新篇”为主题的“日立科技中国行”2025全国合作伙伴巡回峰会·温州站现场,日立中央空调同步举行了“日立科技赋能长三角智能改造与可持续生态协同创新论坛”,聚焦“绿色智慧楼宇新生态构建”与“产业价值链重塑”两大主题,汇聚行业专家、经销商代表及研发负责人,共同探讨低碳化与智能化转型路径,助力长三角地区暖通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论坛由海信日立公司客户支持部总经理刘贵廷主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云钢、温州市制冷空调学会理事长和温州市勘协暖通专委会主任钱康、温州市制冷空调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丰、浙江五零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塞夫、海信日立公司商用多联机产品研发部总经理王振五位嘉宾,共同就“双碳目标下,暖通空调制造企业该如何打造绿色-智慧楼宇新生态?”“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如何通过数字技术重构研发-制造-服务全链路价值?”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相关数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其中暖通系统是关键环节,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低碳化和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潘云钢赞成全面电气化,他认为电气化是减碳的重要途径。他指出,建筑零碳化需通过电力系统优化实现,建议逐步淘汰化石能源,推广绿电(风电、光伏等),并预测到2034年电力碳排放将与燃气持平,届时电气化技术将更具竞争力。
钱康则结合温州的气候特点,强调空气源热泵及电气化改造的可行性,并提到政策正通过气价调整引导行业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叶丰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就绿色和智慧两个关键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从底层逻辑来讲,绿色、智慧的产品一定是依托技术创新而产生的,而日立水源多联机正是这样的一款产品。他建议以后可以加深交流,让更多暖通设计师了解日立水源多联机,了解节能高效的产品。
而经销商代表——叶塞夫,则从自身和日立合作的实际感受出发,从内外部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响应的速度、全过程的技术支持、团队的品质等几个方面谈了他选择与日立携手的原因。而这些因素,也让他携手日立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节能标杆项目。王振则提出通过高效设备(如水源多联机)、负荷预测技术、热回收及光储直柔系统降低能耗,并呼吁冷媒技术迭代(如R32替代R410A)以减少碳足迹。
综上,针对“绿色智慧楼宇新生态构建”这一议题,论坛嘉宾一致认为,推动建筑电气化、提升能效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是减碳的核心方向。
在讨论“产业价值链重塑”这一议题时,论坛嘉宾们各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
王振:数字化+智能化,保健康、提效率。
叶塞夫:智慧运维与远程监控,是建筑要实现低碳化所做的努力。
叶丰:这不仅牵涉到技术升级,还包括组织文化和人才质量等多方面的协作。
钱康:制造企业应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加强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产品竞争力。
潘云钢:诚信务实是根基。
最后,刘贵廷总结道:“企业减碳不是负担,而是在构建竞争力的护城河。”可以发现,从技术革新到生态共建,从城市脉动到绿色愿景,这场思想盛宴上的每一个观点都在重塑行业格局。“日立科技赋能长三角智能改造与可持续生态协同创新论坛”的举办,也为长三角地区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路径与商业思路。而日立中央空调也表示,将继续以创新技术推动行业低碳化,携手合作伙伴共建智慧可持续生态。
- 下一篇: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发布
- 上一篇: 三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加速轻工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