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解读“设备更新”的机遇与挑战丨“设备更新”蓝皮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顾问总工潘云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国家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所作出的重大部署,谈及此类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意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潘云钢认为这是一项既能拉动投资,也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的利好项目。而聚焦于暖通行业,在其看来,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部分老旧建筑已不满足现行的节能规范,能耗普遍偏高。暖通制造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出高效节能产品,将在设备更新市场以及节能改造市场发挥关键作用。不过,若仅依靠暖通设备的更新升级并不足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更新改造的成功更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其中涵盖了设计、检测、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专业配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暖通总工程师戎向阳
如今,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600亿平方米,其中大批建筑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备老化,导致能效偏低,亟需进行节能改造。在此背景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戎向阳表示,设备更新项目的全面推进不仅是行业技术升级的需求,更是推动低碳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当前设备更新的实施路径上,各个角色的定位尚未完全成熟,整体产业链协同度有待提高。为此,他呼吁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来打造高效的设备更新生态体系。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顾问总工于晓明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政策的相继出台,让“设备更新”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于晓明具体提及,在众多既有建筑中,许多中央空调由于长期服役导致能效水平和性能远低于新标,且存在运行维护成本高、故障率高等问题。设备更新相关政策的出台正是针对这一现状,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带来多重效益。
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委会 主任委员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专业总工袁建新
对于经常参加湖南省设备更新采购政策编制的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专业总工袁建新而言,其认为“设备更新”带来的节能价值注定了其特殊的意义。虽然政策驱使下“设备更新”正在逐步推进,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放大范畴,让“设备更新”不再局限于设备本身,例如关注到应用场景等。
山东制冷学会 理事长李永安
毫无疑问,“设备更新”带来的最显著改善在于节能效果。李永安表示,从服务的角度分析,老旧中央空调设备的夏天供冷能力和冬天供热能力都在衰减,即便不考虑设备使用时长的问题,经过这十余年的研发升级,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目前中央空调设备的节能效果也早已远超彼时的设备。此外,技术的进步也丰富了更新设备的选择,李永安以空气源热泵为例进一步讲解道:“以前大家认为空气源热泵最适合长江流域覆盖的区域市场,但是随着热泵技术水平的发展,例如变频调节、多级压缩、智能除霜等技术措施的出现与应用,使空气源热泵大大改善了严寒天气下的制热性能,并且其节能实力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