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供热市场目前正面临着激烈的能源改革需求。在此背景下,加速电气化及清洁制热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建筑脱碳的共识。而热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其显著的节能、减碳特征成为替代化石能源中低温热能生产的最优技术方案。在太阳雨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李开春看来,一方面,能源危机为热泵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传统供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应用场景的需求,因而聚焦国内供热行业,热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整个市场来说,无疑将是对传统供热方式的一次重构。
太阳雨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 李开春
低碳供热,热泵先行
供暖市场正迎来转型发展的风口,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市场和应用区域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李开春表示:“实际上,我国热泵的产业发展比较早,早在2008 年,国家便开始大力支持空气源热泵的发展,2017 年空气源热泵技术入选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名录,2018 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空气源热泵市场的发展,再到近几年‘双碳’目标的提出,其中实现路径中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能源供给侧的一个清洁化,另一个则是能源消费端的电气化,而这无疑将空气源热泵产业的发展拉升至新的发展高度。”
如今,在供热产业中,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李开春介绍,从技术层面来看,无论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这些核心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还是为了保证低环境温度下高效制热的喷气增焓、喷液冷却技术,抑或是在高温应用中的复叠技术,在经过了众多实践应用之后,热泵技术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从市场层面来看,热泵技术应用除了能够进一步丰富能源供给侧的多能源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柔性用电,进一步推动能源消费端的电气化进程,并通过跟储能和储热相结合,实现能源调峰的应用,而这无疑将呈现更多发展空间。
空气源热泵凭借高能效的特性已然成为当下能源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双碳”的背景下,随着用热场景越来越丰富以及供热量需求的持续提升,空气能热泵在未来的清洁供热技术应用中将大有作为。对此,李开春认为,空气能热泵是整个供热领域最关键的低碳发展技术手段之一。他认为,热泵不仅在建筑热水、供暖中有很大应用潜力,在工农业生产中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国内热泵市场都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从太阳能到空气能,开拓企业发展第二曲线
从太阳能热水起家,到如今以空气能技术为业务核心,太阳雨始终以“能”作为发展注脚,专注于清洁热能事业的发展,并通过以“能”为核心的,打造空气能+ 太阳能等多能源耦合技术,为全球客户提供提供清洁冷暖、清洁发电、以及工业生产、农业烘干等解决方案。李开春表示:“从产品的视角来看,空气源热泵仅是一个用电的供热设备,而从能源的视角来看空气源热泵是利用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实际上相比于空气源热泵,我们更倾向于称之为‘空气能’。当然,为顺应市场的需求,也让消费端对太阳雨空气能有更为直观的印象,2022 年,太阳雨集团正式将自身品牌的LOGO 调整为‘太阳雨空气能’。”
现如今,在电气化能源消费端电气化过程当中,在所有的供热的设备里面,热泵无疑是当前最佳的选择。而以空气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将会迎来更快的发展势头。除了北方的清洁能源替代市场,尤其是冬季采暖市场对空气能有极大的需求,南方的空气能热水、采暖市场也具有极大的潜力,随着各地激励措施的出台落实,这些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而扎根热泵领域多年,太阳雨空气能已具备深厚的热泵产研经验积累、完善的研发生产设施和成熟的项目经验,结合市场特点和行业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打造了覆盖工业、教育、酒店、养殖等不同场景的多套全场景解决方案。
当然,随着国家对综合能源利用的大力支持,热泵也将诞生出更加多元的利用形式。基于此,太阳雨空气能也在积极提升其热泵系统的环境及应用适应性。李开春表示:“从技术出发,热泵技术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应用性能。一方面,提高热泵低温供热性能和扩大热泵高温供热的应用范围,提升热泵机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开发复合集成高效热泵技术产品,以便适应多元化应用的需求,推动热泵在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和生产领域应用;另一方面,将安装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落地,使得热泵系统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使用效益,避免因粗糙的安装技术和售后服务对市场造成不良的影响。”
诚然,随着多年来在研发生产上的不断的投入,空气能已然成为太阳雨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据李开春透露,未来,太阳雨空气能发展的重点是及持续优化自动化产线,进一步提升顺德和连云港南北两大生产基地的产能。同时,在研发端、生产端、市场端等各个环节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产品质量更优、交货期更快等服务体验。
未来,随着热泵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深入应用,传统的供热场景将迎来新的变革,而太阳雨空气能也将凭借成熟热泵技术、完善的上下游供应链,在热泵市场中赢得市场份额和商业价值,并由此构建出推动企业高速发展的第二曲线。